10月18日上午,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并要求“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
為了更好地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10月19日下午,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在十友堂三樓召開了全體教職工大會,凝心聚力推動“雙一流”建設工作。本次會議由學院黨委李永樂書記主持,學院領導班子全部成員和學院老師約90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圍繞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要求,重點討論了如何以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和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為核心,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提升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的整體水平,推動中山大學材料學科進入世界一流的行列。
會上,楊國偉院長首先熱烈祝賀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并分享了自己對十九大報告的學習體會。隨后,楊院長從“建設目標、建設基礎、建設內容、預期成效”四個方面詳細介紹了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的建設方案。楊院長在報告中強調,我們的建設目標是要以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和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為核心,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一流水平為目標,以學科為基礎,以績效為杠桿、以改革為動力,推動中山大學材料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的支撐。他說,“我們要面向‘國際科學前沿、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以光電納米材料、新能源與環境材料、生物醫用材料等優勢學科方向為突破口,全面提升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整體水平,在2020年進入世界一流學科行列。”接著,在建設基礎上,楊院長指出材料科學在中山大學有著悠久的學科歷史。孫中山先生創辦中山大學之初的物理系就設有金屬物理方向,至此就開啟了材料科學研究。在經歷不斷地發展與積淀,不僅夯實了學科基礎,而且在“先進光電材料、功能納米材料、新能源與環境友好材料、以及功能聚合物材料”等已經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優勢學科方向。楊院長提出本學科的四個優勢特色:“學科交叉融合與協同創新、學科與產業發展和社會需求緊密銜接、重大成就和國際影響。”楊院長列舉了材料學科教師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最后,楊院長提出從“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師資隊伍建設、國際合作與交流”五個方面進行建設,推動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進入世界一流學科行列。
隨后,王成新副院長做了“以人才培養為抓手促進雙一流建設”的報告;陳永明副院長做了“提升學院科研水平以推動一流建設”的報告;劉芳副書記就在雙一流建設中做好學生工作給出幾點建議。
最后,李永樂書記進行總結,他表示雙一流建設是推動和促進我院發展的大好機遇,希望全院教職工能夠進一步凝聚共識,明確學科建設的內涵、目標和要求,提高認識,把握機遇,開拓創新,扎扎實實做好本職工作,做好“雙一流”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做出我院教師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