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網訊(通訊員許嘉茵)按照學校學科發展規劃,珠海校區布局了深海深地深空深藍等學科。其中,深藍學科與其他學科發揮著互相促進、協同發展的作用。“深藍”,這個名字最初來自于人工智能發展史上有著重要意義的“深藍”計算機,現在,“深藍”更代表了人工智能發展的巨大潛力。
珠海校區深藍學科發展任務主要落實在人工智能學院、軟件工程學院、微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等學院。三個學院成立以來,一直牢記學校戰略部署,以推進人工智能學科發展為己任。2024年新年伊始,為更好推動學院間溝通合作,由三家學院共同舉辦的深藍學科發展研討會近日在珠海校區召開。先進技術研究院相關領導和專家出席,人工智能學院副院長印鑒、軟件工程學院副院長鄭子彬、微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黨委書記王克、副院長虞志益、李云初、院長助理徐政基,以及三個學院教師代表共約40余人參加會議。
本次會議是本年度學院合作召開的首次研討會,目標是加強人工智能各學院間的合作,圍繞國家和學校對于人工智能學科的發展要求,做好整體規劃,聚焦團隊建設,進一步做好學院建設發展的各項資源規劃。王克向參會領導匯報了研討會準備情況,在校領導的關心下,會議順利召開,三個學院黨委齊心協力,進行了多次溝通協商,共同確定會議主題。他希望參會教師積極討論,充分展示個人科研特色,提出合作期望,以期能圍繞國家和地方的項目需求,探討團隊建設方向。以本次會議為基礎,各學院后續將根據合作情況,逐步細化具體建設措施,規劃好資源投入,支持團隊發展,共同促進珠海校區深藍學科群發展。
人工智能學院副院長印鑒教授從學科發展、人才引育、科學研究等方面介紹了學院學科發展情況。圍繞如何加強學科和團隊交流,他指出,人工智能學科作為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其主要科研任務是團隊為主完成的,學科間的競爭,也就是團隊的競爭,合作能形成戰斗力。大家要契合學校2023年工作會議精神,倡導有組織的科研,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讓珠海校區深藍學科更好地服務于學校人才培養和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軟件工程學院副院長鄭子彬教授介紹了軟件工程學院的人才培養、學科方向、團隊建設等方面情況,他指出學院未來重點布局于工業軟件相關方向,致力于解決目前我國工業軟件“卡脖子”的問題;鄭子彬副院長表示,希望學校和珠海市能加大對政策和資源的支持,發揮珠海環境優美、氣候宜人的優勢,吸引更多的學者到珠海來進行中長期訪問交流,提升學院科研活力。
微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虞志益教授介紹了微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師資力量、人才培養、實驗室建設等情況,學院圍繞“集成電路設計”及“微電子工藝器件”兩大學科方向,凝練多個科研團隊,他強調三個學院學科相通、需求相近,應形成合力,要推進硬件、軟件、算法等研究領域的交流,并分析了可以合作的領域,積極推動深藍學科的建設。
在交流發言中,老師們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并積極提出合作意向。本次會議參會人員深入交流,對各學院學科發展、空間規劃、資源投入等內容進行了研討,后續將在本次討論基礎上,形成各學院規劃發展方案。
文稿終審:王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