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網訊(通訊員林安然)11月25至29日,第九屆金磚國家青年科學家論壇暨第七屆金磚國家青年創新獎活動在俄羅斯索契召開。中山大學大氣科學學院副教授張雪琳應邀代表我國參加該論壇,在“環境和氣候技術”分會場擔任分會場主席,并報告最新研究成果。
金磚國家青年科學家論壇自2016年起便成為推動國際科研合作的重要平臺。它旨在鼓勵金磚國家之間的科學家流動,促進青年科學家間的合作,并在研發領域建立新的青年科學團體。此次論壇聚集了170多位來自金磚國家的青年科學家,他們圍繞“推動未來可持續發展的自然仿真和融合技術”“環境和氣候技術”“數字人文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四大專業領域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中國代表團成員 (第一排右5為張雪琳副教授)
張雪琳副教授作為我國優秀青年學者代表之一,作了關于熱帶氣候區高層住宅建筑節能被動式設計策略的報告,報告以科學指導和前瞻性建議為熱帶國家和地區的建筑節能設計提供了新思路,受到多國青年學者的高度關注。
張雪琳副教授作報告
論壇期間,張雪琳副教授作為“環境和氣候技術”分會場主席,代表中國代表團接受主辦方采訪,積極參與各項交流活動。在分會場的多邊學者討論環節,張雪琳副教授就個人學術研究與未來展望進行了精彩發言。她強調了可持續建筑設計對減少碳排放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性,展望了未來氣候技術和綠色建筑的發展趨勢,呼吁國際社會加強合作,推動全球氣候可持續性目標的實現。
張雪琳副教授以扎實的科研實力和創新思維,在論壇中展現了中國青年學者的學術競爭力與風采,這不僅彰顯了中山大學青年科學家的學術能力,也代表中國青年科學家在深化多邊科研合作、拓展國際學術交流渠道方面貢獻智慧和力量。
文稿終審:董文杰 鄭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