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網訊(通訊員曹寧)6月13日-15日,中國測繪學會主辦、中山大學牽頭承辦的“數智領航 協同創新”第四屆智能化測繪發展研討會在廣州舉行,會議研討從數字化測繪向智能化測繪發展的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交流智能化測繪研究的最新進展和典型應用,推動關鍵技術攻關和產業應用的協同創新發展。
中山大學測繪科學與技術學院作為學校的主要參會單位,近幾年在遙感和測繪方向的智能化發展上蓄勢發力,積極布局促進人工智能與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相結合;并將人工智能理念融入教學設計,促進學科融合,致力培養“智能+遙感”的復合型人才。學院的智能化融合成果多點開花,如心懷深海極地,依托“中山大學極地”號打造空-天-冰-海-潛立體智能感知體系;服務深空探測,提出人工智能結合專家知識的目標多要素選址方法,助力探月任務選址;響應粵港澳大灣區災害應急重大需求,建成中山大學珠海校區高精度地表形變智能監測網絡,加強地質災害與海洋災害的隱患早期識別與監測評估;發展天空地一體化森林資源探測和林火預警技術,服務綠美廣東建設;面向城市可持續發展,實現全國城市建筑三維高度長時序制圖與變化探測;打造智慧城市,實現國家電網三維激光點云輸電線路采集與危險區域巡檢功能;關注人民健康,繪就廣州市“愛眼地圖”……
針對極地海洋科考的實際需求,學院自主或聯合研發“極蛙”冰下雙運動模式AUV、跨介質無人航行器、船載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等多款智能化測繪技術裝備,依托“中山大學極地”號破冰船測試完善,在北冰洋、渤海等地區的科學考察中順利完成飛行試驗、冰區海試等任務,具有良好的作業能力,在應用實踐中深化了空-天-地-海的測繪觀測體系建設,將在未來持續推動成果轉化,服務科學前沿和國家需求。
投稿審核:程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