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當前村組經濟發展的實際,《中共東莞市委市人民政府關于建設“六個東莞”營造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意見》要求,積極探索農村管理體制改革,通過合理劃分事權財權,推進政務服務、村民自治、集體經濟三分離,嚴禁舉債分紅,規范舉債行為,探索建立農村集體資產交易平臺,加強對村一級公共服務的轉移支付力度,確保村級集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對此,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陳廣漢認為,東莞村組經濟崛起要寄希望于進一步深化村級體制改革,真正實現政經分離,使村級自治、政務、經濟和黨建職能清晰,管理規范,運轉科學,同時可以考慮推行“干部回流制”,培育更多的本地“能人”。
去年的經濟數據顯示,東莞32個鎮街的GDP均有不同程度增長。但陳廣漢認為,看似繁榮的東莞鎮街,實則已內藏危機。化解危機關鍵是鎮街領導要有長遠意識,開源節流,堅持轉型升級之路,擺脫長期形成的物業經濟路徑依賴,并將13個中心鎮發展成為中小城市。在此過程中,未來東莞鎮街將重新洗牌,重組東莞區域經濟的板塊。
陳廣漢還對東莞區劃調整出謀劃策。他建議,為了減小阻力,可以保持現有的行政區劃,轉變鎮一級政府職能,突破行政區劃對經濟發展的制約和阻礙,按照區域經濟和產業升級的要求,組織經濟活動和產業發展,實現經濟區域一體化,最終達到區劃調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