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網訊(通訊員周晉安)五年來,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教學工作以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堅持附屬醫院臨床實踐教學主陣地作用,在院校教育-畢業后教育-繼續教育三階段全面落實黨建引領,高質量完成醫學人才培養目標,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取得突出成績。
聚焦師資團隊建設 著力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
作為高校的附屬醫院,要開展好院校教育(含研究生教育)、畢業后教育、繼續教育工作,教師隊伍是核心。
醫院不斷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開展師德建設主題教育月活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精神,加強高校教師職業行為準則的宣傳和學習,組織開展法治教育、警示教育,引導教師自覺堅定信念、增強師德,恪守 “底線”,禁觸師德師風“高壓線”。加強宣傳引領,打造“溫暖的三院”“對話·傳承”“優秀醫師”“我的老師”等品牌活動,把崇高的榮譽和獎項頒授給教學工作中表現突出的集體和個人,廣泛宣傳優秀教師的事跡與精神,激勵廣大教師崇德修身、潛心教書育人。
“我的老師”專欄
“對話·傳承”專欄
醫院建立了覆蓋遴選、培訓、聘用、使用、評價、績效、退出等教師發展與管理全過程的制度,依托大學、教研室、培訓專業基地等平臺的優質教學資源,全面開展貫穿教師職業發展各個階段的培訓,打造優秀師資團隊。近5年以來,獲寶鋼優秀教師獎、全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優秀指導醫師、廣東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南粵優秀教師、中山大學校級教學名師、廣東省教學團隊等多項榮譽。
精神(心理)科副主任醫師張明獲中山大學第十屆教師教學競賽通識組特等獎
聚焦立德樹人使命 全面提高學生教育管理水平
醫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以立德為根本,以樹人為核心,把思政工作貫穿到學生培養全體系中,注重德育教育與智育教育相融合。
制定領導班子聯系學生黨支部工作制度,推動黨建與業務雙融合、雙發展。成立多個學生黨、團支部,打造專兼結合的思政工作隊伍,從青年黨員職工中選聘優秀醫師、研究人員擔任研究生輔導員、學生黨支部書記,以充實優化兼職教師隊伍,踐行“用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和“育人育己”的教育理念。
醫院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打造課程思政立體課堂。在持續建設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基礎上通過講黨課、入院教育、畢業典禮、“我的老師”征文活動及抗疫精神分享會等品牌主題活動,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偉大抗疫精神,激勵學生從身邊涌現的先進人物與先進事跡中汲取力量,傳承三院“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創業精神、迎難而上敢創奇跡的拼搏精神、醫德至上救死扶傷的大愛精神、不斷攀登銳意進取的開拓精神”,引導學生牢記從醫初心,把愛國情、報國志融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立大志,做“健康中國”的踐行者。
為畢業生舉行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
開展新生入學教育,崗前培訓,扣好人生第一顆扣子
聚焦臨床實踐能力培養 打造一流臨床技能中心
2017年9月,醫院設立臨床技能培訓中心,作為醫學教育大平臺。目前,中心模擬教學建設省內領先,國內知名。醫院成立國內首個院級模擬教學委員會,全面指導模擬教學的發展。
臨床技能中心已牽頭開發13門院級模擬課程,擁有18個模擬教學師資團隊,聘用臨床兼職教官345人,可支撐院校教育、畢業后醫學教育、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全過程,每年學習人時數超過5萬。
依托該中心,醫院已成為國家衛健委外科基地技能提升項目基地醫院,中國醫師協會醫學模擬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單位,廣東省醫師協會醫學模擬教育學組組長單位,廣東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結業考核基地等。
指導醫師在臨床技能中心對住院醫師進行技能培訓
聚焦教學理念輸出 穩步提升社會影響力
牽頭制定本科臨床實踐教學標準。2022年醫院教學部牽頭制定《中山大學臨床實踐教學質量標準》和《中山大學臨床醫學本科基本技能操作標準示范》。該標準吸收近10年各附屬醫院臨床實踐教學中積累的新方法、新理念、新進展,適應新時代醫學教育的要求,能更好地培養符合國家要求的卓越醫生,建立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輪轉科室四級體系的臨床實踐教學質量標準應用體系,推進醫學教育的同質化,有力推動中山大學的醫學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升。
牽頭制定“廣東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臨床教學實施指引”。2018年起,在廣東省衛健委、廣東省醫師協會的指導下,由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牽頭編寫并發布了《廣東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臨床教學實施指引》(廣東醫學2021年第五期)。該指引是我國首部正式發布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教學指引,對臨床教學查房、教學病例討論、臨床小講課、指導臨床技能操作四個教學活動的實施提出規范性要求,用于指導臨床教學工作,提升住院醫師核心崗位勝任力。
醫院牽頭編寫并發布《廣東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臨床教學實施指引》
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等相關教育協會任職,發揮醫院教學領先水平。在國家級、省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等教育相關協會擔任主任委員等,積極輸出醫院的教學理念,廣泛擴大了醫院在醫學教育領域的影響。
傳染病教研室碩果累累。中山大學傳染病教研室有60余年優秀教學傳統,堅持推進教學改革與課程建設,獲得首批國家一流本科課程、國家級精品課程、雙語示范課程等榮譽;主編人衛出版社第一版英文《傳染病學》規劃教材;精心打造結構合理、專業過硬的教學隊伍,培養了多位教學名師;聯合省內多所大學組建廣東省傳染病教研室,共建共享網絡教學平臺和資源,拓展非醫學生通識教育,面向公眾普及新冠肺炎和其他傳染病知識和個人防護技能,為傳染病防控做貢獻。
傳染病教研室部分教學成果
扎實推進教育對口幫扶工作。作為中山大學唯一對口幫扶西藏民族大學的臨床學院,自2019年起,接收了76名碩士研究生到我院開展全過程培養,為西藏培養多批實用型、高水平的醫學儲備人才。
2020年起,選派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到新疆喀地一院開展臨床培訓,要求學生圍繞當地群眾關切的醫療衛生問題開展相關研究,讓優質醫療教學資源切切實實落實到基層、到邊疆。
2022年7月,高松校長和醫院領導一行到新疆喀地一院看望選派研究生
醫院還利用組團式援疆等交流學習的契機,代表廣東省將“住培廣東模式”帶到新疆喀什。2020年,以醫院高水平的教學專家團隊為主,代表廣東省以“住培廣東模式”開展為期6天的組團式住培援疆,進一步幫助喀地一院住培基地質量建設。以切實提高住培師資帶教能力為最終目標,對喀地一院的住培管理水平、專業性院級督導能力、帶教師資住培教學能力、核心模擬師資教學能力、教學評估和考核能力5個核心能力進行系統性培訓。
聚焦教學改革創新 涌現大批優秀成果
近5年以來,獲認定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項(《傳染病學》),廣東省一流本科課程1項(《遠離傳染病——常見傳染病的傳播與預防》),校級一流本科課程1項(《精神病學》)。主編教材14本,副主編教材11本,其中主編國家級規劃教材4本、副主編國家級規劃教材9本。獲省級及以上教學項目29項。獲廣東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中山大學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7項。
近年醫院主編、副主編的部分教材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附屬第三醫院將繼續乘著新時代的浩蕩東風,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引導廣大醫學生、青年醫生立志扎根人民、奉獻國家,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接續書寫新的燦爛篇章。
文稿終審:附屬第三醫院 吳京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