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訊(通訊員梁嘉韻)7月9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肝膽胰外科中心學科帶頭人、基礎外科學院院長匡銘教授,在英格蘭皇家外科學院(RCS)總部正式接受RCS主席Tim Mitchell教授授予的“英格蘭皇家外科學院院士”證書。這是對匡銘教授在外科學領域卓越成就的高度肯定,更是附屬一院外科醫學深度融入國際頂尖學術圈的重要里程碑。
匡銘教授被授予“英格蘭皇家外科學院院士”證書
英格蘭皇家外科學院成立于1800年,是全球歷史最悠久、最具影響力的外科醫師培訓認證組織。其授予的“英格蘭皇家外科學院院士”稱號,代表著對外科醫師學術造詣、臨床貢獻及教育影響力的最高國際認可??镢懘舜萎斶x標志著附屬一院外科人才培養與臨床技術創新水平躋身國際前列。
“英格蘭皇家外科學院院士”證書
匡銘始終將中國醫學教育視為學科發展的基石。他立足國家重大醫療需求,創新構建了銜接本科教育與畢業后教育的“三早四新五融合”醫學拔尖人才培養體系,顯著提升醫學生自主培養質量,該體系榮獲國家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早在2016年,匡銘牽頭成立基礎外科學院(CBS),首創“三年漸進式外科培訓模式”。該模式融合臨床模擬訓練、動物手術實訓與國際認證課程,系統化提升住院醫師的臨床操作技能與綜合素養。運行三年后,學院評估顯示CBS學員在基礎理論、操作技能、解決問題能力及溝通協作等方面均得到顯著提升。此外,匡銘推動設立“柯麟卓越住培師資培訓班”,已培養國際化臨床師資200余人,他獲評“全國十佳住培基地負責人”,為全國外科人才培養樹立了標桿。
匡銘長期深耕肝膽胰外科臨床一線,現擔任外科智能器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他以微創外科技術為核心突破口,研發水循環低桿溫微波消融技術,顯著提升肝癌治療效果。同時將智能系統與外科器械、裝置及技術深度融合,成功推動包括基于大數據模型的病變智能精準診斷、5G輔助遠程機器人手術等創新醫工融合技術的研發與應用。相關成果已獲多項專利授權并實現臨床轉化,有力促進了國產高端外科智能器械的自主研發進程。
匡銘遠程操控機器人進行手術
近年來,匡銘帶領多學科團隊圍繞“肝癌復發轉移”開展系統性原創研究和治療策略創新,取得系列引領性成果,包括首次揭示三級淋巴結構免疫單元重塑腫瘤微環境促使肝癌復發的關鍵作用,提出了靶向微環境治療肝癌的整體策略。相關成果以通訊作者發表在Cancer Cell、J Clin Oncol、JAMA Surg等高水平期刊,并推動NCCN、ESMO、AASLD、EASL、APASL等國際權威指南更新,改寫國家衛健委《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中沿用13年的進展期首選治療策略。
匡銘也因此榮獲“中國十大醫學貢獻專家”“亞洲腫瘤消融學會杰出貢獻獎”等多項國際國內榮譽,連續兩年入選斯坦福大學-愛思唯爾發布的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是國際肝癌領域的重要領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