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網(通訊員何韻)粵港澳大灣區書籍設計藝術展(2025)評選結果日前正式揭曉!中山大學出版社5種圖書入選,其中《屋檐下往事》入選“優秀圖書”,入選作品還有《疊翠流光——中山大學百年足跡》等4種圖書。入選作品將于8月15日—19日與2025南國書香節同步展出。
粵港澳三地共有326件作品入選本次評選。作為大灣區文化創新實踐的重要載體,本次活動積極探索 "設計 + 科技 + 出版" 創新發展模式,集中展現粵港澳大灣區書籍設計藝術創新成果,深化粵港澳三地出版界與設計界的跨界合作,促進粵港澳三地全民閱讀與設計藝術深度融合,助力提升灣區出版品格,構建有國際影響力的書籍設計藝術交流平臺,為人文灣區建設做貢獻。
入選作品介紹:
《屋檐下往事》,中山大學檔案館編,黃小安編著。中山大學出版社,2023年11月出版。
《屋檐下往事》用精美的紅樓照片,打動流連忘返于校園的師生校友,激起他們心中的漣漪,去找尋光輝的足跡、重拾昨日的記憶;而資深校友們在照片上所書的墨寶題詞,就讓人感受到了身居海內外,生活于五湖四海的前輩們,對母校不變的情懷。他們在瓦當屋檐下的往事被生動講述,他們對母校、老師和同學刻骨銘心的回憶被深情流露,凝聚成一把時代的鑰匙,讓人們感受當時的中大精神與見證中大的時代印記。
《疊翠流光——中山大學百年足跡》,中山大學博物館(校史館)編,中山大學出版社2024年11月出版。
本書以標志性的中山大學校史照片為主,輔以一些重要的檔案、公文、文物、標本、書畫、題詞、模型、書影等,按時間順序,以具象的方式,記錄和反映中山大學百年歷史的主題、精神品格、重大制度變化,杰出的教學、科研、學科建設成果,以及對外交流與服務國家社會的貢獻、重要人和事、時間節點等方面的要素和內容。
《蔡照波篆刻藝術》,蔡照波著,中山大學出版社2024年6月出版。
本書為篆刻名家蔡照波先生獻禮母校中山大學百年華誕的精選作品集,書中遴選了其畢業四十余年來創作的代表性篆刻一百方。蔡照波先生系中山大學七九級校友,師承古文字學大師商承祚先生,藝術功底深厚,現為廣東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西泠印社社員等。收錄印作題材豐富多元,展現了作者深厚的學養與獨特的藝術風貌,是一部集藝術性、思想性與紀念性于一體的精品篆刻集。
“粵商文化”叢書,申明浩主編,《十三行:商船與戰艦》譚元亨著,中山大學出版社2024年11月出版。
康熙年間創立的十三行,是清朝唯一官方認可的對外貿易商行。1757年,乾隆帝下令僅留粵海關一口對外通商,使得十三行成為清朝對外貿易的中心。這里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商船,與亞洲、歐洲、美洲等地區建立了貿易聯系,形成了一條連接全球的海上絲綢之路。每年,外國商船載著異國商品而來,交易后帶著中國的絲綢、瓷器和茶葉離去。然而,隨著戰艦的出現,十三行的繁榮逐漸走向衰敗。商船讓十三行走向興旺,戰艦讓十三行消亡,本書通過介紹當時有名的商船與戰艦,還原廣州十三行的興亡過程。
《青海名山志》青海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陳克龍主編 中山大學出版社2023年12月出版
本書為山脈專志,屬青海省地方志系列,全面真實地描述青海省境內較為知名的山脈(峰)的位置境域、地質地貌、歷史沿革、神話傳說、民俗旅游等方面的情況。全書包括述和七章內容。概述部分簡述青海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人文歷史與六大山脈;第一章描述了青海山地起源、形成過程與山脈分級;第二章至第五章按照青海地域劃分,分別敘述青海東部名山、環湖名山、柴達木盆地名山、青南高原名山;第六章概述對一些名山的科學考察、自然保護、生態旅游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七章按照古代、近代、當代簡述青海的名山與一些名人的聯系。
投稿審核:王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