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前夕,8月8日晚,“首映在廣州”——歷史傳記電影《坪石先生》在廣州舉行。導演甘小二、制片人李競攜主演謝君豪、顏秋越、葉語霏等走進中山大學,并出席影院活動,與影迷面對面交流。影片將于8月15日全國公映。
《坪石先生》廣州首映現場。
影片聚焦1938年廣州淪陷后中山大學西遷粵北坪石的悲壯歷程,首次將鏡頭對準黃際遇、杜定友、衛梓松等30余位在烽火中賡續文脈的教育先賢。導演甘小二表示,“若不拍這部電影,這些名字或許只塵封于文獻。”他們用書本抵御炮火,用講堂守護文明,是真正的“文脈守護者”。
當天,《坪石先生》劇組主創專程重返影片故事的精神原鄉——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活動。一眾主創人員與黃際遇孫女黃小安、符羅飛兒子符和平等“坪石先生”后人一同出席。
《坪石先生》主創人員在中山大學校園。
活動以孫中山銅像前莊嚴的獻花儀式開啟。隨后,劇組在校史館進行了一場沉浸式的“時空對話”,眾人參觀了中山大學在抗戰期間數度搬遷的路線圖等,感受當年中大師生們“烽火逆行”,守護文脈的艱辛與不易。
《坪石先生》廣州首映現場。
片中,杜定友以命護5萬冊典籍南遷;衛梓松拒降日寇慨然赴死;音樂家黃友棣于轟炸中奏響《杜鵑花》凝聚人心……“坪石先生不是符號,他們有血有肉有日記。”為還原“坪石精神”,甘小二作為影片編劇之一,以學者特有的嚴謹考證這段幾乎被遺忘的歷史。
創作團隊耗時6年,走訪粵北3縣6鎮18村,11次勘景打磨劇本,研讀黃際遇的日記、衛梓松的手稿、杜定友“圖書館木箱化”檔案,甚至精確到中大的新年音樂會曲目單。
“80年前黃際遇說‘有青年才有未來’,今日我依然堅信。”導演甘小二說,拍這部電影不為講大道理,只想講講在炮火連天的那些日子里,一群書生選擇了“守住”的故事。
https://s.cyol.com/articles/2025-08/09/content_v6WBoqs4.html?gid=7ro5eG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