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中山大學2012年本科招生校園開放日在南校區舉行,同日,由廣州市招考辦主辦的“陽光高考校園行”也走進了廣州大學城。大學城10所高校同時開放,供家長和考生們參觀。同時,包括南方醫科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汕頭大學等在內的省內27所高校齊聚廣州大學圖書館廣場,“擺攤”供考生和家長們咨詢。
大學學什么,考生該怎樣選專業,成為考生、家長最關注的問題之一,有高校負責人建議家長們改變傳統觀念,把選擇專業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家長更看重專業就業率
今年的咨詢會現場仍然有很多家長看重專業的就業率。16日在華農外國語學院攤位前,一名家長甚至憂心忡忡地問:“是不是畢業后,學生都得到農村基層去工作呀?”就各高校招生負責人提供的數據,記者進行比較發現,各個高校相同專業的就業率相差不大。
“我想報工程類的專業,但父母不同意,他們認為女生不適合學這樣的專業,以后這個專業的就業形勢也不一定對女生有利。”一名考生告訴記者。而站在旁邊的另一名考生則喜歡新聞專業,父母認為該專業就業面太窄,建議其學習金融專業。
也有相當一部分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在選擇專業時,不應該首先考慮這個專業的就業率。“只要孩子想學什么,我們就支持他。”一位母親說。
咨詢會現場,不少家長對于不少2B類學校開設的出國留學以及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都比較感興趣。像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的“3+1項目”等都是家長比較想了解的內容,這些攤位上的招生簡章很快被一搶而光。
時代不同了興趣更重要
高考結束,在實行平行志愿的情況下,能進入一所什么水平的大學已經基本確定,如何選擇專業成為關系考生前程的“大事”。中山大學常務副校長陳春聲說,以前的人讀大學的目的主要是改變家庭經濟狀況,或提高社會地位,目前讀大學這樣的目的已經不是很迫切了。
陳春聲說,近年來不少孩子入學后不久就找到老師要求轉專業,說當初選現在的專業是爸媽逼的。
陳春聲建議家長們:“社會發展非常快,世代交替也很快,孩子們對未來的把握比家長要好。大多數父母,對大學專業設置情況不見得比孩子了解更多。其實每個專業都可能培養出有成就的人。家長們不要逼孩子去選自己不喜歡的專業。”
對專業設置蒙查查?用好考后“真空期”看個明白
校園開放日答疑解惑
16日、17日兩天,省內外四十余所高校在廣州集中舉行了招生宣傳活動,其中有不少高校將宣傳活動由往年的出分之后,提前到出分之前,目的是讓考生們充分利用這段“真空期”,先行了解、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專業。
考生在考前都在忙備考,出分后到填報志愿也只有短短三五天時間,對于大學和專業的了解容易出現“高考前沒有時間,出分后不夠時間了解”的尷尬。記者在咨詢現場遇到的考生、家長大多對大學的專業設置蒙查查,正是基于這一點考慮,不少高校決定提前舉行校園開放日。
在招生咨詢活動上,記者還發現了一群來自深圳的高二學生,在學校的組織下,3個班共計120多人從深圳趕來。一個女學生說:“我們班好多同學都不知道大學有什么專業,也不知道自己以后想要學什么。”所以,他們希望,此行能夠給自己找到奮斗目標。
省內部分高校招生亮點
部分未來將做進一步消息發布的高校未作收錄
一本院校
中山大學:總計劃8000名左右,省內3610名。
新增軟件工程(移動信息工程)、理論與應用力學(與美國IUPUI聯合培養)、媒體創意、翻譯4個專業。
今年新增移動信息工程學院,以移動性(Mobility)為主題,學習與此相關的微電子學、電子工程、軟件工程等課程,課程設置縱向涵蓋了IT行業的軟、硬件知識。
暨南大學:總計劃4650人,省內2000多人。
暨大原則上只錄取第一志愿考生,而且在招生錄取時實行的是高分錄取而不是分數級錄取方法,因此建議考生最好填寫服從專業調配,以免因此導致退檔。
為了保護因填報志愿不慎導致退檔的部分高分考生,暨大設置了高分專業政策,以裸分錄取考生,不計算任何加分。
理工科將新設“物聯網工程專業”。
華南農業大學:總計劃9500人,省內7250人。
今年首次采用校企聯合培養模式,開辦“溫氏班”,進行定向培養。 專業對象為動物科學學院所有專業,從大一學子中招收品學兼優的學生,企業按每年每人4000元(相當于學費和住宿費)標準資助該班學生。
“丁穎”創新班今年將改變招生方式,其中,農學、生物科學“丁穎”創新班將在今年招生中直接錄取。
從去年開始實行雙學位“任選”政策,新生入學后首學期每科成績均達到70分以上,便可在第二學期選修第二學位,“修雙學位的費用可能還低過修一個學位的學生”。
華南師范大學:總計劃6000人,省內5240人。
今年新增教育學(特殊教育方向)專業,每年為每生提供4560元獎學金,相當于免學費,只招有專業志愿的考生,不接受專業志愿調劑的考生。
相比往年,今年大幅度減少了南海校區的本科生招生數,相對增加石牌校區和大學城校區的本科生招生數。
汕頭大學:總計劃1770人,省內1320人。
今年新增公共藝術專業,歸入藝術類專業大類招生。
法學院公共管理專業今年不再按大類招生,而且將分為行政管理和公共事業管理兩個專業招生。
汕大招生辦特別提醒考生,汕大的錄取政策與多數高校不同,分專業錄取時志愿優先,不設級差。
廣州中醫藥大學:總計劃3300人,省內2160人。
增加了臨床類專業文科類招生人數,廣東省增加近100個名額。
廣州中醫藥大學新增醫學信息工程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醫學信息方向)停招。
關于入讀學校后轉專業的問題,廣中醫今年有了明確的政策,普通本科生在校期間均有一次申請轉專業的機會,但文科類專業學生不能轉入理科類專業(文理兼招專業除外)。
二A院校
廣州大學:總計劃6500人,省內占9成
該校今年還首設“國際班”方向,包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理科)、工商管理(文理兼收)兩個專業。
廣東商學院:總計劃4100人,省內3620人。
與去年計劃相比減少了1500多人,且大多集中在廣東,這就意味著將加劇了廣東地區考生的競爭。
現場的招辦負責人解釋,錄取分數是否提高尚不能確定。在平行志愿的模式下,根據考生的分數以及全省的排名,在其選擇的專業中按分數高低進行排序錄取。
廣東工業大學:總計劃10700人,省內9618名。
今年新增4個本科專業,另外在自動化等6個專業首設“卓越工程師培養班”。今年該校還將繼續面向全省開設三個創新班,計劃招生135名,去年錄取分超過重點本科線。
廣工向考生重點推薦輕工化工學院制藥工程專業和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這兩個專業就業熱門,多年來一直錄取分數卻很低。
廣州醫學院:總計劃1188人,省內976人。
“南山班”將繼續招生32人。今年新增加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和生物科學兩專業。臨床醫學專業第一批次本科招生。
近期,為方便廣大考生和家長,廣州醫學院招生辦開通了招生咨詢QQ群(Q群號為:85559574),隨時為廣大考生和家長咨詢解疑。
廣州第二師范學院:總計劃3068人,其中本科2568人,專科500人。
校方介紹,該校從2010年起就逐步增加本科招生比重,今年本科招生計劃數比去年增加1000多人,并新增4個本科專業。
星海音樂學院:總計劃890人。
藝術管理系(藝術管理專業)面向廣東省普通類文理科招生。所有報考此專業的學生均需在6月24日前登錄星海音樂學院招生辦信息網進行網上報名,繳交報名費200元。報到時間為6月24日上午9:00-9:30。面試時須攜帶二代身份證原件。
廣州美術學院:總計劃1325人,省內1025人。
對華僑和港澳臺考生實行文理兼招。今年在藝術設計專業新增品牌廣告設計和影像特效設計兩個方向。